0万抢滩猪企在粤规划头巨头0家产能超6纷纷
广东是人口大省,也是抢滩企猪肉消费大省。近年来,产能超万凭借市场容量优势和价格优势,规划广东已成为全国大型猪企的巨头家猪必争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纷纷自2019年以来,抢滩企广东省仅40家猪企(本省和外省)在粤规划产能就超6100万头。产能超万若按人均半头猪来算,规划广东的生猪消费需求约为6500万头。
业内人士认为,若这些产能全部释放,加上中小规模猪场等主体的供给,未来,广东很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
刷新10年来生猪出栏纪录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广东总队发布了2023年广东主要民生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生猪出栏3794.01万头,同比增长8.5%;年末能繁母猪存栏195.79万头,同比下降4.2%;猪肉产量增长6.5%。记者查阅历年生猪数据发现,这也是广东省10年来,生猪出栏量最高的一年。
而这背后,离不开广东省本土和外省企业的合力。近日,记者综合业内人士采访、企业公告、公开媒体报道等内容,对广东省万头以上母猪场进行了盘点。据不完全统计,30家猪企合计能繁母猪数约101万头,约占全省52%。30家猪企中,温氏股份、京基智农、海大集团、天农食品、广垦畜牧等本土企业仍是中坚力量,能繁母猪约占85%,牧原、双胞胎、正大集团等外省猪企约占15%。
当然,若仅从当前生猪出栏量来看,广东省似乎仍有着较大的生猪消费需求缺口。参考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生猪出栏72662万头,年末人口140967万,人均消费量折合约为0.52头猪。2022年末广东省人口为12657万,以0.52头猪为基数,广东生猪消费需求大约为6582万头,消费缺口约2788万头。
12家外来巨头规划产能超2600万头
事实上,如果从各地猪企在粤的产能布局来看,广东的生猪消费缺口或将非常小。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广东省仅40家猪企的生猪产能项目规划(包含运营产能、在建产能和储备产能)已超过6100万头,其中12家外省猪企布局产能超2600万头占比约为43%。
无论是广东本土企业,还是外省企业,所规划布局的几十万头到上百万头规模的生猪养殖项目在广东各个地市遍地开花,其中湛江、韶关、茂名等地尤受猪企青睐,如牧原在湛江雷州的300万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温氏股份在茂名的240万标准化规模养猪场项目,海大在韶关的年出栏300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项目......
具体到企业来看,2019年以来,在广东生猪产能规划前三的企业分别是新希望、温氏股份和京基智农。其中,新希望规划产能达830万头,分布在肇庆、韶关、潮州、揭阳等地;温氏股份规划产能达610万,分布在韶关、湛江、广州、茂名、梅州等地;京基智农规划产能达456万头,分布在茂名、湛江、梅州等地。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仍在不断吸引着外省猪企前来布局。去年12月末,上市猪企天邦食品对外发布消息称,公司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清远市英德市两个区域同时投产,正式在广东省开启生猪养殖业务。
“广东对我们来说是一块空白市场,它的市场行情基本上是最高的,所以聚集的企业也多,竞争激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将采取“公司+农户”模式进行发展,目前已在肇庆、韶关、英德、湛江等地布局了5个服务部,到今年7月份目标实现50万头生猪存栏,未来还将发展5~7个服务部,也会逐渐布局屠宰和食品加工业务。
广东或将出现产能过剩
未来,广东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推测,若这40家猪企产能全部释放,加上中小规模猪场等养殖主体的供给,基本可以弥补广东的生猪消费缺口。
广州动保经销商李弘(化名)给出了肯定答案。他指出,从消费饮食结构来看,未来其他肉类的占比会提高,猪肉消费量会随之下降。从整个市场经济来看,目前经济疲软,居民消费力有所不足。从母猪生产性能来看,当前PSY能做到25头的猪企诸多,这意味着,所需要的母猪实际要减少。另外,近年来不断兴起的二次育肥,也导致牛猪增多,肉量增加。
而一旦产能出现过剩,猪价也将随之受到影响。“我们的总量是过剩的,但存在区域性、结构性的不平衡。2023年猪价最低的地区似乎已经不是北方了,过去比如西南、华南等地区是高价区域,但现在西南已经不是高价区域了,因为猪太多了。”禾丰集团常务副总裁高全利曾在“遇见2024猪业亮见”公益直播活动上指出,过量的供应和消费能力的关系,会导致价格变低。
记者还注意到,2023年也陆续有生猪项目在广东上马。2023年5月24日,广东万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在清远连州市大路边镇浦东村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年出栏10万头生猪,项目预计在一年内完成建设。2023年5月26日上午,广东正鸿农业有限公司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落地韶关曲江区大塘镇新桥村委光明村,项目计划建设集生猪养殖、繁殖为一体的现代化养殖厂,计划规模年出栏生猪20万头,合计投资6亿元。
【作者】熊亚琴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新牧网
(责任编辑:时尚)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为确保广大参保人更加公平、公正、及时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5月6日,国家医保局印发《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 ...[详细]
-
市场筑底进程中,反弹力度一波比一波减弱,昨日在军工股的提振下,A股迎来久违的普涨,今日A股突然“变脸”,保险、银行等权重金融股压制大盘上涨,沪指小幅低开后震荡下跌,午后跌幅扩大至逾1%,再次考验270 ...[详细]
-
今日沪深两市大盘走出了单边震荡下跌的态势,沪指跌逾2%失守2600点关口,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跌幅都超过3%,两市成交量有所放大。截至收盘,沪指报2579.48点,下跌2.49%,成交1500亿元;深成 ...[详细]
-
A股半年报进入密集发布期。截至8月16日记者发稿时止,A股共有845家上市公司披露2018年半年报及业绩快报,近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龙头公司盈利性较好。不过,上市公司负债率攀升、流动性紧张等问 ...[详细]
-
大盘今日早间探底回升,午后三大指数再度跌超1%。板块方面,电力、燃气、贵金属、金属新材料等涨幅居前,计算机应用、传媒、计算机设备、互联网电商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报3150.62点,跌1.48%, ...[详细]
-
截至本周三收盘,美股标普500指数处于牛市期间的交易日已经达到3453个。在多家海外机构眼中,这意味着美股刷新了史上最长牛市纪录。梳理板块表现可见,非必需消费品及信息技术股对牛市的形成功不可没。在一些 ...[详细]
-
沪深两市2日低开低走,盘中维持单边下行态势,沪指、创业板指盘中一度跌幅超3%,深成指、中小板指跌幅一度超4%,临近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沪指下跌2%报2768.02点,成交1698亿元;深成指下 ...[详细]
-
近期,监管层明确释放维稳权益市场积极信号,多家机构预计A股市场政策底部基本确立,市场在此政策底预期提振下重拾信心,软件、芯片和5G等科技股题材全面爆发,创业板指盘中大涨逾4%,重返1500点,沪指盘中 ...[详细]
-
六安五里墩大桥最新消息 编辑:文竹 来源:大皖新闻 ...[详细]
-
25日,沪深两市低开低走,全日维持弱势震荡态势,临近尾盘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盘,沪指跌0.58%,报2781.14点,成交1085亿元;深成指跌0.66%,报8353.38点,成交1338亿元;创业板 ...[详细]